星空体育-拜仁慕尼黑在比赛中控制局面
唐山迁安作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大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魅力水城、绿色迁安”,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事关转型成败的“生命线”工程,作为事关群众幸福的实事工程,坚定信心,铁腕施治,常抓不懈,全力还人民一片蓝天。进入2017年以来,受静稳天气持续时间长、经济回暖带来工业企业陆续恢复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工矿企业多、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尽管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1-3月份空气质量位居唐山市第5位,但4月份空气质量改善率不降反升,导致被省大气办约谈;同时,因“散乱污”企业排查上报问题,又被省环保厅第三监察专员办公室和唐山市政府约谈。 面对连续而来的约谈,迁安市既深感自责,又深刻反思。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查找症结所在,围绕“科学治霾、精准治霾、铁腕治霾”制定落实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今年6月份综合指数为5.74,在唐山市排在第1位,在河北省排在第73;综合指数改善率为14.07%,在全省165个县市区中排在第15位,PM2.5同比下降31.03%;7月份,综合指数为5.39,在唐山市排在第1位,在河北省排在第78,综合指数改善率为25.03%,PM2.5同比下降48.53%,三项指标均在唐山市排第一位。 一、优化机构,以创新的工作机制保障治霾工作。为解决过去大气办设立在环保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指挥协调不畅、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迁安市将大气办的机构进行调整,将大气办设在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的通知》,对工作职能、职责进行明确。在工作职能上,强化综合协调、督导检查、动态目标考核等工作职能。在组织机构上,由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政府办分管副主任、环保局长任副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协调组和督查组,本着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大气办的日常工作,有效提升大气办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此外,为强化督导检查权威,专门抽调环安干警,充实到督查组。在工作保障上,划拨专项经费,安排专门办公地点,增加公务用车。同时,还与环境科技公司合作,设置监测机构,随时为大气办提供监测数据,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分析,依据监测数据安排日程监管措施,为科学治霾、精准治霾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新举措,以完善的工作方案指导治霾工作。为有效破解工作力度大,但治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坚决把空气质量改善率抓上去,把空气质量排名升上去,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制定“1+17+1”方案。一是制定《城区空气质量强化保障专项工作方案》。明确餐饮油烟治理、严厉打击城区及周边露天烧烤、严格控制道路交通及建筑施工扬尘、最大程度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等8项措施,明确16个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目前,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城区内建筑工地施工行为得到规范,道路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等得到有效控制。7月4日严肃查处一名违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责任人。二是出台《迁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结合省监察考核方案,对镇乡、园区和部门进行工作考核。在重点考核工作部署、责任落实、任务分解、任务完成等内容的基础上;特殊设置日常考核加减分项,重点考核创造性开展工作、上级检查等内容。为激励工作落实,对年终考核前10名的镇乡、园区以及前6名的部门,授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进镇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分别颁发奖金5万元用于奖励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工作不力,造成市委政府被上级通报约谈的,或年终考核后3名的镇乡、园区和后2名部门,将给予警示约谈。考核办法的制定,进一步激发全市环保工作者谋事、干事的劲头,有力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三是提升专项方案针对性。对专项治理方案,在认真落实上级部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例如:在加强道路扬尘源头管理上,除了强化交通、住建部门增加洒水抑尘频次的措施外,还要求全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电力等运输量较大的企业和物流企业在运输车辆出口处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从源头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在冬季错峰生产上,明确钢铁企业取暖季采取错峰生产措施时,不搞“一刀切”,按照企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所处区域区位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企施治,逐企制定限产措施,确保实现经济和减排双赢。 此外,为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迁安市年初就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制定更加科学可行的响应措施,委托第三方逐企核定排放量,充分考虑冬季采暖季承担供暖任务企业的实际,一企一策制定停限产措施,赢得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协调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充分利用在线数据监测平台,加强对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今年以来,共启动8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未出现停限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5月份空气质量攻坚月行动中,全市7家钢铁企业主动安排12台烧结机、竖炉停产检修,两家电力企业中大唐全面停产、恒晖热电停一台发电机组,为保障全市空气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雷霆整治,以打赢散乱污攻坚战促进治霾工作。早在年初,针对经济回暖、企业复产增多的现象,为确保企业规范经营,就先行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用电企业监管程序的通知》,全面加强对用电企业的监管,从而基本杜绝“散乱污”企业违规生产的行为。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迁安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一是进一步强化动态清单监管。与各镇乡、园区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要求各镇乡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特别是5月26日、6月20日两次约谈后,深入细致开展摸排工作,累计将762家企业纳入“散乱污”动态监管清单,并上报唐山市政府,确保了排查无遗漏、整治无盲区。二是全面强化断电管理。凡是经排查,纳入动态监管清单的“散乱污”企业一律先断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类、实施用电分类监管。对于关停取缔类的企业,一律不予恢复供电;对于整治改造类的企业,待完成治理后,经专家现场核查建设情况与环评规定一致的可恢复供电并申请验收,对于逾期未申请验收的将再次实施断电。三是强力推进倒逼退出。针对有的列入关停取缔类的“散乱污”企业难以实现“两断三清”的标准,明确通过国土部门严查土地违法、地税部门严格征收土地使用税等税收,倒逼企业主动采取“两断三清”措施。 四、精准管控,以科学的措施保障治霾效果。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市大气办安排专人每天对空气子站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加强与市气象部门、第三方机构的对接,对24小时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各时段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物来源,提出具体管控措施。由市大气办向责任单位发布采取强化措施指令,并组织督导,收到显著成效。当前,迁安市在认真落实1+17+1方案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实现精准治霾。一是加强扬尘治理。针对影响全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为PM10的情况,全面加强抑尘措施。在道路抑尘上,提高城区、城区外主次干道的洒水、清扫频次,组织住建、交通、工信、环保等部门,强化督导钢铁、焦化企业加强对厂区内、厂区周边道路的抑尘措施;加强对运输车辆管控,组织公安、交通部门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车辆,严惩运输散料车辆飘洒行为。同时,还加强了对运输车辆的检测,对于检测不达标的车辆不予年检以及核发环保标志。在建筑施工上,加大建筑工地日常和夜间巡查频次,对不符合《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的一律严厉查处,累计罚款10余万元,有效的发挥了震慑、教育作用。目前,城区内建筑工地均安装了喷淋设施,涉土施工均采取湿法作业。同时,组织混凝土搅拌站企业进行对标达标,对符合标准的加强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不符合标准的3家企业全部断电停产整治,待治理达标后方可恢复供电。二是加强餐饮油烟整治力度。由市大气办牵头,组织城管、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集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累计治理违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行为230余次,督导餐饮商户安装、清洗油烟净化设施50余家。其中,针对建筑工地食堂大多缺少油烟净化设施的问题,以碧桂园工地食堂油烟净化为标杆,在全市建筑工地食堂推广。三是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为切实抓好这一重中之重,责成第三方对在线数据监测平台进行了升级,强化了预警系统,降低了报警临界数值。一旦企业排放数据临近超标数值时,就会及时发出警报;市环保局将同步介入,督促企业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严防超标排放。其中,耀华玻璃公司由于生产设备老化,造成在线数据屡屡超标,责令该公司停产整改,待排污达标并通过验收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同时,对该公司责任人处以刑事拘留5天。 通过上述措施,迁安市逐步扭转了被动局面。但作为工业城市,压力依然巨大,任务仍然艰巨。今后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在企业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管控、“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车油路综合整治、施工工地监管、淘汰燃煤锅炉、餐饮油烟排污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治理力度,该停产整顿的必须整顿、该依法取缔的坚决取缔,绝不留死角、绝不存盲点。二是强化监管夯实责任。以 “1+17+1”方案为抓手,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将监管职责压实到网格、压实到具体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全覆盖式督查机制,从发现问题倒逼责任落实,对失职失责的严肃追责问责。从严从重打击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切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三是强化技防精准治霾。在已邀请高层次科研机构到迁安把脉问诊、对症施策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环科院、中节能集团等环境科研部门单位的合作,通过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在全域范围内增设微型子站,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依托钢铁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处于科技前沿的治污技术,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排放总量。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